自动化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4529)
专业剖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自动控制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自动控制专业之一。同年开始自动控制和陀螺及仪表方向的37000cm威尼斯。1977年恢复招收本科生,1998年根据教育部新颁专业目录将原“自动控制”和“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分别调整为“自动化”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此前,两个专业均以“自动控制”专业按系进行招生和分配)。1999年,开始分别按照“自动化”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2020年,根据科技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需求,新设立了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目前,自动化类下设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装备与系统三个专业,其中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面向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为A+,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4529)
专业剖析
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为A+,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培养面向控制理论、系统分析设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的自动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创新类、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4529)
专业剖析
本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智能系统技术的深度集成,注重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自动化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专业围绕机器学习、信息处理、网络通信、计算机视觉、博弈与控制等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理论,高级语言、智能算法、集成设计等专业技术,以及智能装备一体化、智能系统最优化等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思维和基本理论、算法设计与优化及实践应用等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智能装备与系统相关的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的高端人才。
专业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航空航天等领域、电子信息等工业领域、医疗健康等民生领域建设需求,具有典型的多学科综合交叉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为A+,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优势(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合述,下同)
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所支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为A+。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应用,网络控制理论及方法,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生物医学检测与图像处理,汽车电子控制理论及方法。
历年来,自动化专业一直是我校本科生招生的热门专业之一,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吸引了大批优秀生源报考,毕业生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赞誉。
师资力量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现有教师116人,教授40人,副教授51人。其中,院士2人,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
本学科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如下:
段广仁: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IET Fellow;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第一名),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十余项省部级奖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鲁棒控制、广义系统、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磁悬浮控制系统设计等控制科学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其所在的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3部、译著1部,1部中文著作并获得两项国家级奖励。2021年,段广仁院士牵头的“高阶全驱系统理论与航天器控制技术”项目获批基础科学中心,是东北地区高等院校获批的首个科学中心。
马广富: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助理,担任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副组长,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最优控制、航天器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及“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所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中,约四成已进入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工作,并有多人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
王常虹:教授,37000cm威尼斯。主持完成了国家及部委重大基础研究、重点科研专项等科技项目40余项,在智能无人系统导航与控制、半球谐振陀螺仪及系统、惯性仪表及系统测试与试验评估、仿生机器人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
杨明: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仿真学会会士,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GNC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GNC分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高技术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高新科技工程基础研究专家组成员,空间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资格认证考试委员会委员,《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仿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Simulation,and Scientific Computing》、《系统仿真技术》编委。在复杂系统仿真评估与飞行器制导控制领域研究成果丰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沈毅:教授,37000cm威尼斯,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工程学科群负责人、飞行器控制国家实验示范中心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会主任,教育部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控制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测试技术与图像处理及智能检测处理技术在超声系统中的应用等的科研、教学工作,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得国家教学科研奖励5项,省部教学科研奖励8项。
高会军: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长期从事智能控制、高端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Automatica、IEEE汇刊、《中国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腾讯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副主席、IEEE机电一体化汇刊主编、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理事会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培养了多名青年教师及学生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指导了百余名学生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国际著名学府全额博士奖学金。
吴立刚:教授、37000cm威尼斯,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非连续动态系统、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等领域研究。目前出版英文专著8部,发表国际期刊论文260余篇,SCI引用20000余次;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第一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牵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基金和项目资助;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等荣誉。担任或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Magazine、自动化学报等十余个期刊编委职务。2015年以来连续当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Researcher),2019年当选IEEE Fellow,2022年当选CAA会士。
课程体系
学科为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自动控制理论”与“自动控制实践”两门核心课程。近年来出版相关教材和专著14部,主持教学研究类课题20余项,其中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获各种教学奖励40余项。
学科拥有飞行器控制实验教学中心、“自动控制”双基实验室、“智能控制系统”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实验室、“控制理论与应用”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仿真测试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哈工大-一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和计算机房若干个。中心和实验室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设备1200多台套,通用仪器设备总金额1700余万元,专用仪器设备总金额3200余万元。
学科还有中国航天第三研究院三十三研究所、哈尔滨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每年接纳200余名本科生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人才培养
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本科生重基础、宽口径、有特色、强实践。基础理论扎实、适应就业面宽广、航天特色突出、动手能力强,一直是专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哈工大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突出特点,多年来深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和控制系统、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技术、航天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研究开发、集成运行、管理决策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宽广的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研究和开发人才。
专业紧密结合航天需求,培养了一批服务于航天的优秀拔尖人才,并为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企事业部门和行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科学研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坚持自主创新,主动承接国家级高端工程及科研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双轴转台,第一个角秒级高精度三轴测试转台,第一个高精度五轴仿真转台及光学投影系统,第一套下视光学景象匹配制导仿真系统,第一台高精度大负载离心机,第一套交会对接地面仿真系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攻克了三轴仿真实验转台等多项技术难关。在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及后续的“试验三号卫星”中承担导航、制导与控制子系统的研制。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等重大项目中提供多项重要技术支撑,充分体现了学科的实践和创新实力。
此外,学科以航天需求为背景,以先进信息理论为指引,在国家高新工程等计划中承担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百余项,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AIAA, IEEE AES等航天控制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在鲁棒控制领域提出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已得到了国际控制领域广泛认可,累积他引超过2000次,在国际控制理论界占据重要地位。
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有: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应用,网络控制理论及方法,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生物医学检测与图像处理,汽车电子控制理论及方法。其中每个科研方向的特色和优势简述如下。
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方向:突出航天特色,积极投入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高新工程等国家级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中。以各类先进飞行器研究为应用领域,重点开展(1)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2)临近空间防御制导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3)基于多自由度动量交换的姿态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4)基于多物理场的飞行器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5)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评估与优化技术研究;(6)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技术研究;(7)飞行器地面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在相关方向上培养本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
鲁棒控制理论及航天应用方向:面向国家需求,为航天、航空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立足于鲁棒控制理论研究和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把鲁棒控制理论方面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制导与控制,同时从航天飞行器控制需求中提炼理论问题,重点开展(1)鲁棒控制系统和受限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理论;(2)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3)面向复杂任务的卫星姿轨控制技术;(4)卫星编队和组网的控制和优化理论研究。
网络控制理论及方法方向:紧密结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以及卫星编队控制等实际应用背景,重点开展(1)网络环境下工业生产过程一体化运行优化控制系统的建模;(2)网络环境下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过程的机理分析与描述;(3)网络环境下工业生产过程一体化运行控制系统稳定性与性能指标分析;(4)网络环境下系统数据信息的传输机理特征研究及数据的预测与补偿;(5)复杂工业生产过程系统的网络一体化运行优化控制系统的建模;(6)网络环境下一体化运行优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生物医学检测与图像处理方向:该方向属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是国内外自动化领域的一个新兴热点方向,契合国家需求和国际发展,重点开展(1)高性能医学超声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2)高速铁路新型声发射伤损检测技术研究;(3)无线手持和穿戴式超小型化超声成像系统研究;(4)航天员超声医学集成检测方法研究;(5)高光谱隐性飞行器及空间垃圾探测技术研究;(6)系统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7)智能检测与成像技术研究。
汽车电子控制理论及方法方向:该方向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汽车能量优化与控制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未来汽车分布式控制和智能化控制问题,研究复杂系统建模与高精度运动控制方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高性能车辆动力学控制,研究具有更高性能的电气化底盘协同控制方法;(2)电动汽车分布式协调控制,研究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优化与协调控制方法;(3)汽车智能化控制,研究未来汽车在车联网形势下的自主驾驶和车辆间协同控制方法。
国际交流
专业建立了中澳联合实验室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海外学术基地,与美国、俄罗斯、瑞典、芬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学生国际交流,其中交流的学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阿尔伯塔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
毕业去向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有65%以上可保送、考取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学生可面向电子、电力、石化、航空、航天、船舶、电信、交通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
知名校友
曾在本学科就读的优秀人才既有科技战线的宋健、冯纯伯等院士,航天领域的栾恩杰院士、胡世祥将军等老一代领军人物,著名航天专家魏毅寅院士等新一代科技精英,更有王良文、孙逸浪、王宏放、李杰、刘建伟、崔平远、陈卫东、王大轶、邓志东、赵旭东等企业总裁、科研院所和高校院系负责人。
工程力学(咨询电话:0451-86418100)
专业剖析
哈工大力学学科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几个力学学科之一。1952年建立全国第一个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研室,1958年创办工程力学专业,是当时我国工科力学学习前苏联的教学基地。60多年来,该专业已为我国航空航天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培养了30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学与结构强度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专业强调理工结合、力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航天航空结构工程力学的新理论和方法,开展航天航空服役环境下的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工程力学研究。
本专业所依托的力学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力学)全国位列第一(与清华北大并列),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力学)位列A类。
2019年,工程力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整体纳入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2021年作为骨干支撑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天器结构振动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强度与设计、空天复合材料及结构力学、功能梯度材料力学设计、非线性动力学、深空探测、空间碎片防护、火箭、卫星、飞船系统关键技术、水下高速航行器设计、机械故障分析与诊断、微纳米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压电/电磁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弹性与波动力学、计算力学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与科研平台,建有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航发商发-哈工大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与结构强度联合创新中心、固体与结构强度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所属学科是哈工大“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的重要参研学科。同时,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是全国首批设立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航天航空特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始终瞄准航天航空等工程的新需求和新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并加强力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解决航天航空工程力学与结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高水平人才。
本专业强调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重视将力学与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等学科的结合。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经典力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科交叉新结合点、新方法和新应用等新知识的教授与传播,使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与众多学科交叉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培养目标
工程力学强基计划专业着力培养航天领域具备坚实的数理、力学基础和科学素养,深厚的力学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科学计算功底,优秀的工程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未来能综合运用力学相关基本理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复杂科学和工程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
本硕联合培养的力学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拥有以5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实力顶尖的国家级高端人才教学科研队伍,力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学科教授先后担任教育部基础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0人。其中正教授29人、副教授16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达到100%,并几乎都有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经历。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果立成教授,航天科系与力学系主任,37000cm威尼斯,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组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结构冲击动力学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非均匀材料断裂力学、航天航空领域复合材料及结构的破坏力学及数值仿真研究。在Int J Fatigue、Compos Sci Techno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30余篇。入选斯坦福大学的世界前2%科学家名录,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和副主席8次。发起并持续推动形成了国内、国际2个系列会议,各已成功举办了6届。主讲的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及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
孙毅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力学学科理论力学团队责任教授。从事力学教学和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损伤与断裂力学,有百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承担多项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作为负责人推动《理论力学》(第八版)2021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理论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先后获得省部级技术进步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与荣誉。
刘彦菊教授,37000cm威尼斯,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长期从事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及其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70余项,主持JKW基础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担任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亚太智能和纳米材料委员会委员、国际先进材料与制造工程学会大陆总会理事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2)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2)、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2)。
于开平教授,37000cm威尼斯,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力学学科结构动力学团队责任教授。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结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计算力学与软件开发。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半数被SCI、EI检索。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任《力学与实践》杂志编委。
徐敏强教授,工学博士,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学科37000cm威尼斯,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主任,深空探测着陆与返回控制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力学学科深空探测方向研究团队责任教授。主要从事航天器自主技术、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振动信号处理、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空间碎片演化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文章120余篇,其中SCI 检索 30余篇、EI检索80余篇。
胡恒山教授,物理学博士,37000cm威尼斯,原航天科学与力学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力学学科航天学院材料力学与弹性动力学团队责任教授。哈工大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弹性动力学负责人和国家精品资源课程材料力学哈工大负责人。以地球物理和资源勘探为背景,从事固体的力学与声学研究,在国际上最早理论模拟了震电测井理论全波,并基于地震动电效应解释了同震电磁场,在国际期刊重要期刊JMPS、JGR、GJI、JASA 等上发表论文30多篇。培养的研究生曾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和国际权威期刊Geophys. J.Int. 优秀作者奖,是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曹登庆教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团队责任教授、“动力学与控制”学科教授委员会主任、37000cm威尼斯、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实验室主任。《振动与冲击》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航天器、近空间飞行器、航空发动机等复杂机构与结构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1999年两次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至2006年与英国Lancaster大学物理系Robin W Tucker教授合作从事细长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仿真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以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论文260余篇,SCI、EI收录120余篇次。
王聪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力学学科水下高速航行体动力学团队责任教授。《兵工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大型柔性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运动体多相流动力学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专著一部,获授权专利10余项。
任辉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从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多体系统动力学、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方向的研究;被多家国产CAE工业软件企业聘为主要科学顾问,负责CAE工业软件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曾负责设计和开发出ADAMS软件的大型柔性体模块FE_Part、Switch_Body等多款产品。其研究成果在液体火箭、空间站等航天领域,车辆动力学、机器人等多个民用领域,以及多个冰雪体育奥运项目中都得到应用,并为自动驾驶、大规模云平台仿真、航天员地面训练等前沿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刘立武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从事智能软材料力学、结构及其航天领域应用研究。在Adv. Funct. Mater.、Matter、Research、Engineering、Mech. Mater.等杂志发表SCI文章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50余项,撰写中英文书籍共10个章节。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JKW领域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担任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秘书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一届智能复合材料委员会委员、《实验力学》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青年编委。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人才(2019)、黑龙江省优青(2019)和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学术带头人(2021)。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5)和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4)。
课程体系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更系统,更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更强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能力。与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相比,有鲜明的航天、航空特色和优势。
学生主要学习五大系列课程:力学系列、数理系列、航空宇航系列、电工电子及计算机系列、机械设计系列课程。
特色课程
专业具有鲜明的航天背景和特色,主要体现在:(1)所开设的课程包含多种航天特色课程;(2)学生的实习和课外创新活动基地多以航天院所为依托;(3)学生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多具备航天应用背景;(4)多种创新训练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先后于2003年和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材料力学是第一批(仅有清华大学和哈工大两校)国家精品课程。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组编写的《理论力学》教材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力学教材之一,先后再版8次,被300多所院校采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线上课程也同时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及专业主干课程《断裂与疲劳》(2020)、《结构动力学》(2023)、《复合材料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积木式验证虚拟仿真实验》(2023)5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弹性力学》获评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强基计划工程力学专业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经典力学、固体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断裂与疲劳等力学领域主干课程。另外,还开设有力学与航天前沿系列讲座特色拓展课程。
科研实践
拥有国家工科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基础教学和科研实践平台。
科研经费充足,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对高新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际交流
专业学者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有较为广泛的合作,提供了方便的留学渠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学校的各类国际交流和申请留学项目。本专业与美国西北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MIT、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新布伦兹维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和互访,聘请上述学校有关教授为本专业兼职教授和博导,每年定期来本专业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近年来,本专业已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陆续派出多名博士研究生到美国东北大学、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耶鲁大学、MIT、密苏里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香槟分校、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在这些合作的基础上,学生毕业后还有更多机会出国继续深造和继续研究工作。实验室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开发协议,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合作建立校园工作坊,为学生量身打造最为真实的就业指导平台。
毕业去向
与一般工程专业比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更系统,更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更强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能力。与国内院校同类专业相比,有鲜明的航天、航空特色和优势。学生继续深造读研能力强,机会多。近几年学生毕业后有75%以上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并有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等机会。直接就业的学生大都到国内一线城市的工程设计与研究院从事结构总体设计、结构强度与刚度计算、工程软件设计与开发、力学环境实验分析等工作。通过对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就业分析,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
专业具有鲜明的航天背景和特色,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需求结合紧密,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和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主要体现在:(1)所开设的课程包含多种航天特色课程;(2)学生的实习和课外创新活动基地多以航天院所为依托;(3)学生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多具备航天应用背景;(4)导师制和多种创新训练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5)重视并培养学生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航天工程、新材料与新结构等实际应用中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在系统内有很好的口碑,就业呈现出明显的航空航天特色。少量参与就业的本科生几乎全部选择到这些部门工作,如中国商飞、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就业的应届硕士研究生中几乎半数到航空、航天系统工作。可以说,航天、航空系统是本专业最大的就业基地,近年来就业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博士毕业后进入到这些部门。
(2)浓厚的科研特色
由于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非常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具备很强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能力,因此学生的就业也体现出很强的科研特色。直读博士机会多,出国机会多是本专业的一个显著优势。因此,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较高,毕业后在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出国从事科研工作的比列很高。近十年以来,近一半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在国内的各大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燕山大学、华侨大学、中科院力学所、水声所等。很多博士毕业后去了国外著名大学如美国西北大学、哈佛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
(3)显著的民用特色
由于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具备很强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能力,因此普遍受到很多对结构、强度分析有需求的部门,如中广核、中建、中国地震局、北车、南车、广汽、上汽、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安世亚太、Autodesk、中海油所青睐。从近十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约四分之一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在这些部门就业。
知名校友
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冷劲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竹生(火箭总设计师),原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兼国际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高群耀等。
专业剖析
为满足国家对国防和航天航空领域以及民用复合材料与工程方面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正式创办了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兼跨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均为我校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均被评为A类学科,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一个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并具有紧密国际合作关系的专业。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制备、评价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既重视学生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并对有关专业课实行教学内容的国际接轨。主干课程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Ⅱ、弹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航天器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计算力学B、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等。
人才培养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防航天,坚持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特色,致力于培养信念执着、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跨学科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宽厚的力学和复合材料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解决未来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力学、材料及相关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拥有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先进复合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复合材料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触高水平的科研领域创造条件,将本科教育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型培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型教育机制,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04年在国内率先组织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本硕博连读、阶段分流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所有的本科生都可以提早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通过科研工作氛围和切身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领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师资力量
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有教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教授48人、副教授27人、博导59人,国家级高端人才55人次,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获得连续9年支持),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工人先锋号等团体荣誉。
杜善义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明确提出力学与材料结合,将细观力学应用到复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中,建立了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模拟/表征/优化理论。本世纪初构建了“轻、热、功、智”的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需求与发展模式,解决了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装备结构轻量化、抗极端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中的多项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基础问题研究中做出了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哈工大首届人才伯乐功勋奖,并获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 WORLD FELLOW 荣誉,是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及结构》等著作10余部,已培养博士近百名。
韩杰才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兼任《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区域编辑、《Composites Part B》编委、《材料科学与工艺》编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极端环境复合材料及其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系统开展了超高温复合材料的强韧化与高温抗氧化研究,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抗氧化烧蚀性能的主动调控能力,发明了大尺寸蓝宝石晶体专用生长方法及装备、大尺寸高热导率单晶金刚石、四面体非晶碳增透保护膜及制备工艺,用于多个工程项目的红外窗口,并实现了产业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本,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400余篇。
冷劲松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Foreign 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长期从事智能材料制备、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发明多种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及智能主动变形结构,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取得成功应用。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出版中英文论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6项。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英国皇家航空学会(RAeS)、英国材料、矿石和冶金协会(IMMM)等多个国际学会会士(Fellow)。获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ICCM)World Fellow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赫晓东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力学学科评议组专家、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作为特种环境复合材料结构和工程力学专家,赫晓东教授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力学、轻量化结构设计、制造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一)、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三)、另有省部级一等奖6项、省长特别奖(排一)、2014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当年唯一)。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论文350余篇,SCI他引11000余次,H因子大于50,论文被《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Carbon》等期刊封面报道。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制定国军标2项,获软件著作权9项。与东京大学创建联合实验室,任中日双边会议主席7次、COMPO系列国际大会主席3次、THINFILMS国际大会主席1次,做国际大会特邀报告8次。
孟松鹤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复合材料学报》、《固体火箭技术》、《临近空间科学与工程》编委。长期从事超常服役环境与材料耦合模拟方法与响应机理、高温复合材料及特种新材料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张幸红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航天热防护系统的设计、制备以及性能表征与科学评价研究工作,在梯度功能材料基础理论、高温结构材料燃烧合成以及超高温非烧蚀防热材料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在“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新材料技术方向,结合不同航天热防护结构需求设计并制备了多种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构件,通过了高温长时间地面风洞模拟考核,实现了非烧蚀并保持结构完整,在多种新型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结构中获得应用或有重要应用潜力。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部级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王荣国教授,37000cm威尼斯, 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精密缠绕成型、大尺寸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承力结构设计、制备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谭惠丰教授,37000cm威尼斯, 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轻量化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工作,在柔性薄膜星载可展开天线与支撑结构、新概念平流层飞艇材料与结构、柔性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超轻承载结构设计分析与测试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种新型飞行器的实际应用与验证。主持航天学院柔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团队工作。获省部级发明及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0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
周振功教授,37000cm威尼斯。长期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压电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电磁材料失效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于2018获国家自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3年和2007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两项,2002年和2006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主持完成四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多项国家级预研研究等项目,在国际国内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第一作者90余篇),其中SCI收录110余篇(第一作者80余篇),EI收录110余篇(第一作者70余篇)。
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力学与材料学的交叉,重在综合知识体系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航天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1)在基础专业课重视对力学和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在专业课设置兼顾复合材料和力学两个方面;(2)大三导师制和多种创新训练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重视对学生从结构设计到材料制备、从样件加工到力学性能实验等全过程综合能力的培养。(3)所开设的课程包含多种航天及国防特色课程;学生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多具备航天应用背景;学生的实习和课外创新活动基地多以航天院所为依托。
专业课基础包括:电路A(1)、C语言程序设计A、工程制图基础A、航天与自动化大类专业导论、电子技术C、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C、理论力学A、材料力学A、机械设计基础B、工程力学实验、数理方程、复合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I。专业核心课程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Ⅱ、弹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航天器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计算力学B、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等。
科研实践
近五年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年均科研经费近亿元。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对高新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所在学科方向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依托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实验室和教学面积9300平方米,拥有先进材料制备、测试、分析和评价专用设备1700余台套,总价超过1.7亿元,部分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所有科研设备面向本专业学生开放,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第一时间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通过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和切身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领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面向本科生开设创新训练课,向学生开放尖端的科研设备,开设大学生创新课题,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技术、设备等资源支持,面向研究生设立了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完成从项目的申请书撰写,到项目评审,再到项目实施并验收答辩,给学生充分的科研空间和经费支配自由,充分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国际交流
专业依托单位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单位,2人担任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深层次的联合培养和交流模式。充分发挥哈工大地域优势,与日方的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千叶大学,俄方的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拉沃契金生产科研联合体空间系统设计中心,与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与联合培养关系,多人次互访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与日本东京大学联合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东京大学复合材料联合实验室”。长期聘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首席教授每年定期来为本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和留学形成了国际化学术交流网络。
毕业去向
近五年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4%,其中85%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并有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等机会,部分学生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境外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莱斯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毕业生大部分去向为人才需求旺盛的航天航空、汽车、能源、建筑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生产工作。
知名校友
杜善义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
韩杰才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冷劲松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赫晓东教授,37000cm威尼斯,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咨询电话: 0451-86403751;0451-86414825)
专业剖析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控制、驱动(执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敏或智能结构系统”。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性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智能材料与结构这一新工科专业。专业培养兼具材料、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等各方面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调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国际交流特色显著。专业兼跨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全国第一(并列)和全国第三,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均被评为A类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基础理论及知识,掌握智能材料成分与微结构设计、智能宏观结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本能力,能采用智能结构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等基本方法将其应用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智能社会的各个方面。
简而言之,本专业方向特点与优势为融合材料、力学和人工智能,引领智能装备研发,服务智能社会。
人才培养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指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在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提出以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国务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智能材料等12个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定“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2018年中国科协发布了我国60个“硬骨头”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智能复合材料的深度融合”被列为先进材料领域重大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突出材料学、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育引领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引领学生尽早进入本领域的专业实验室、融入高水平科研环境,通过科研训练培养综合创新能力。
师资力量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依托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专职教师84人,其中正教授45人、副教授23人,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中包括两院院士3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53人次。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获得连续9年支持),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工人先锋号等团体荣誉。相关方向师资情况介绍如下:
杜善义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明确提出力学与材料结合,将细观力学应用到复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中,建立了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模拟/表征/优化理论。本世纪初构建了“轻、热、功、智”的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需求与发展模式,解决了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装备结构轻量化、抗极端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中的多项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在推动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基础问题研究中做出了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哈工大首届人才伯乐功勋奖,并获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 WORLD FELLOW 荣誉,是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及结构》等著作10余部,已培养博士近百名。
韩杰才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兼任《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区域编辑、《Composites Part B》编委、《材料科学与工艺》编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极端环境复合材料及其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系统开展了超高温复合材料的强韧化与高温抗氧化研究,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抗氧化烧蚀性能的主动调控能力。发明了大尺寸蓝宝石晶体专用生长方法及装备、大尺寸高热导率单晶金刚石、四面体非晶碳增透保护膜及制备工艺,用于多个工程项目的红外窗口,并实现了产业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本,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400余篇。
冷劲松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Foreign 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长期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的研究,涉及智能材料制备、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发明多种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及智能主动变形结构,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取得成功应用。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出版中英文论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6项。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英国皇家航空学会(RAeS)、英国材料、矿石和冶金协会(IMMM)等多个国际学会会士(Fellow)。获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ICCM)World Fellow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赫晓东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复合材料力学、轻量化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与评价方面的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另有省部级一等奖6项、省长特别奖、2014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290余篇,总引用近万次,SCI他引5000余次,论文被《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Carbon》等期刊封面报道。授权发明专利93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与东京大学创建联合实验室,任中日双边会议主席7次、COMPO系列国际大会主席3次、THINFILMS国际大会主席1次,做国际大会特邀报告8次。
孟松鹤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复合材料学报》、《固体火箭技术》、《临近空间科学与工程》编委。长期从事超常服役环境与材料耦合模拟方法与响应机理、高温复合材料及特种新材料设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了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李垚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智能光热调控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调光玻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开展了智能自适应伪装等关键技术攻关。在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0余项,出版专著3部。
朱嘉琦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晶体及薄膜等研究,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极端材料与器件分会副主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Functional Diamond、Advanced Materials & Devices副主编,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含重点1项)等科研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82项(转让21项),在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等知名刊物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
戴福洪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电网工程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智能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制备及一体化技术研究,发展了多稳态复合材料与结构、力电多功能结构以及宽频双稳态压电复合材料能量收集器等设计方法。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出版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刘彦菊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长期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方面的研究,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文200余篇,参与编写7本中英文著作的10个章节,获授权国家专利7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担任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副主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亚太智能和纳米材料委员会委员、国际先进材料与制造工程学会大陆总会理事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
吕海宝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形状记忆聚合物、凝胶、水凝胶等软物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4篇,5篇论文获英国物理学会、Emerald Literati Network和Gunter Wittenberg Award杰出论文奖。合著英文专著1部和7章节;授权国家专利9项。兼任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组长、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多种国内学术顶刊的青年编委。
刘立武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人才入选者。长期从事智能软材料力学、结构及其航天领域初步应用研究,在AFM、Mechanics of Materials等杂志发表SCI文章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担任中国力学学会软物质力学工作组秘书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一届智能复合材料委员会委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
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材料学、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培养综合知识体系与实际动手能力。课程体系特色:(1)基础专业课重视对力学和材料学等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课设置兼顾智能材料、智能结构与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等三个方面;(2)专业核心课包含多门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特色课程,重点瞄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其实际应用需求;(3)开设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课,培养学生从材料制备到结构设计、从结构单功能到智能系统集成等全过程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学科综合创新及实践能力;(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大一基础课,大二逐步开始接触本领域各个研究及应用方向,大三选择进入本领域各方向导师课题组,进入研究型教育模式。
专业课基础:理论力学A、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理方程、计算方法、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A、航天技术概论。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智能材料结构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智能材料结构设计、智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合成、智能软物质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变体飞行器理论与设计等。
科研实践
依托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包括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年均科研经费近亿元。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对高新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所在学科方向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依托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实验室和教学面积9300平方米,拥有先进材料制备、测试、分析和评价专用设备1700余台套,总价超过1.7亿元,部分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所有科研设备面向本专业学生开放,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第一时间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通过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和切身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领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面向本科生开设创新训练课,向学生开放尖端的科研设备,开设大学生创新课题,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技术、设备等资源支持。面向研究生设立了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完成从项目的申请书撰写,到项目评审,再到项目实施并验收答辩,给学生充分的科研空间和经费支配自由,充分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国际交流
依托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单位建立了深层次的交流机制和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哈工大学科优势,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多人次互访或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共享哈工大国际应用力学中心资源,长期聘请相关领域的院士级国际知名专家进行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的讲座,每年不低于5次;初期拟邀请专家所属单位包括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奥克兰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南洋理工大学等。每2~3年组织召开一次智能材料与结构领域的大型国际会议,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对外交流渠道。未来2~3年内,预计引进国际研究生5~10人,为学生营造良好国际交流环境。基于上述措施,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及其后期可能的出国留学形成国际化氛围和渠道。
毕业去向
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强国战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逐步推进,航空、航天、船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代表性企业对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毕业生可从事智能制造、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及智能控制等领域中材料、结构与智能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具备主持智能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工艺开发、生产制备和智能系统集成的统筹能力,能够开展本领域相关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工作。预期本专业主要就业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中科院系统等单位;因特尔、高通、英飞凌、亚马逊、华为、海思、中兴、京东方、美的和歌尔声学等国内外IT、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大数据、互联网等顶尖企业。同时,本科毕业生可以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力学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近五年的同类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毕业生中平均85%可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并有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等机会,部分学生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境外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东京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等。
知名校友
冷劲松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咨询电话 15045129385)
专业剖析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以航天器、导弹、运载火箭等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防事业,为国家航天、航空和兵器等领域培养具备多维知识体系、复杂工程实践能力、前沿科技创新意识和全球化视野的总体设计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航天、国防事业,本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薪资待遇丰厚,工作前景良好,发展空间较大。
专业特色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所依托的一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二级学科“飞行器设计”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专业曾获批国内首个空间飞行器设计博士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四。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黑龙江和工信部重点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拥有一支以院士为领军人物,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著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部委科技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高水平团队建设平台,能够满足本科专业教学需求;专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教学仪器和设备,建立了国内高校唯一的微小型航天器设计、研制、集成、测试与试验环境,具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部委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实践平台。专业教师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快舟一号”、“快舟二号”、“吉林一号”等小卫星。2018年,专业研制的“龙江二号” 微小型月球探测器成功实施了月球探测任务,为全球首个高校独立研发的环月飞行探测器。
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力求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牢记使命、追求卓越,拥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能够解决航空和航天等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胜任跨学科、跨行业沟通协作,能够引领飞行器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
专业的培养特色为:以航天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工作,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使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及实验室建设再上新台阶,为高素质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优越的教学保障条件。突出航天特色,拓宽科研领域,跟踪学科前沿,出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通过科研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科专业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1]依托科研优势,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从第一学期至第七学期均开设创新训练课程,有20余门创新训练课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团队意识和科研素质。本学科95%以上的毕业设计课题都来自于指导教师的科研实际课题,使学生能紧密结合科研工作,长见识、练才能,对实际工作有所认识、有所思索,造就了哈工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2]立足航天,形成鲜明的航天特色
本专业从创办之始,就立足航天,形成鲜明的航天特色,学生培养一直定位于为航空航天等科研生产单位输送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
专业拥有一支以曹喜滨院士为领军人物,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著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体系,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本科专业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23人,37000cm威尼斯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90%以上。本专业还聘任多名境外及校外兼职博导,他们均是海外和国内的著名专家,特别是我国著名火箭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余梦伦研究员被聘为本专业双跨院士,大大提升了本专业影响力和师资队伍水平。本专业的37000cm威尼斯均投身教学第一线,承担着课程教学、实验项目开发、教材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和积极作用。
本学科制定了后续五年的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总方针,即稳定现有师资队伍,不断补充高素质人才,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通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专业的知名教师包括:
曹喜滨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国家部委授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抓总多颗卫星研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以曹喜滨教授为带头人的微小型航天器系统技术研究团队2005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崔乃刚教授,37000cm威尼斯,校教学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组合导航、攻防对抗仿真等。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负责的航天主干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被批准为哈工大优秀教学团队。担任教育部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航空学报》、《宇航学报》、《弹道学报》等期刊编委,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孙兆伟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微小型航天器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卫星总体设计与仿真、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等研究,参与“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等项目研制和发射任务,获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4项。
齐乃明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无人系统智能感知及决策、飞行器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及智能装配、高保真微低重力模拟、虚拟现实及数字孪生等。主持完成了我国空间站机械臂、月球车及火星车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微低重力试验项目的研制及试验。以第一完成人获202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023年发明协会创新一等奖、2022年黑龙江省专利银奖、2000年省部级技术发明三等奖。
张泽旭,教授,37000cm威尼斯,哈工大复杂环境建筑研究院副院长,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教授委员会主任。“微小型航天器快速设计与智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某部委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空间在轨服务与维护”、“载人月球探测”论证专家组成员,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2023年牵头获GF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小刚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航天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器弹道优化与制导、跨介质飞行器总体优化设计、非线性滤波理论及应用、系统建模及攻防对抗仿真。担任校教学委员会委员,航天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航天学院航天工程系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远程火箭弹道学及制导方法”课程负责人。曾获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哈工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哈工大首届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何鸿燊奖教金等奖励。
李化义教授,37000cm威尼斯,航天学院卫星所所长,主要从事小卫星设计及卫星集群研究,国家级人才。组织参与了20余颗卫星研制工作,曾任天都二号、龙江三号、微纳卫星等卫星技术负责人,珠海一号02/03组卫星等多颗卫星技术负责人。组织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高分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课程体系
学生前两年主要侧重于通识教育,打牢数理、力学、电学和控制等专业基础;后两年凸显个性发展,通过分方向培养、模块化课程设置、自主化选课以及强化实践环节等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依托紫丁香创新工场等教学实践平台综合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工程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学生已多次在国家级和世界级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紫丁香”二号小卫星已于2015年成功发射。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A、自动控制原理B、电工技术B、电子技术B、机械设计基础A等。
专业核心课程:航天技术概论、飞行器结构力学、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导弹飞行力学、远程火箭弹道学及制导方法、导弹及运载火箭总体设计、航天器总体设计等。
特色课程
由外籍教授兼职开设全英文课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设计”1门,为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奠定基础;邀请航天专家开设的讲座课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造就行业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科研实践
本专业科研实力雄厚,专业教师重视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理论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研究方向与国家航天领域发展规划密切吻合,承担了一大批与国家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达到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用航天项目、国家部委预先研究项目等,参与了载人航天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与航天航空等科研生产单位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协作关系,承担了大量的横向科研课题,涵盖了航天领域从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到项目研制不同层面的前沿问题,全面提升了本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本专业教师负责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等学校自主研制并承担国家任务的小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航天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国际上第一颗实现在轨飞行的三线阵立体测绘卫星,于2004年发射成功。该项目入选2004年度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本学科研制的第二颗新技术试验卫星也于2009年发射,2012年圆满完成在轨任务,目前仍超期在轨执行任务。该项成果入选了2012年度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本专业教师研制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飞行器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发射,圆满完成在轨任务。该飞行器为新概念飞行器,引起了国内外航天界的广泛关注。完全由本专业学生自主设计和研发的“紫丁香二号”小卫星于2015年发射成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由本专业教师任技术负责人的“吉林1号”卫星也于2015年成功发射,具备了商用卫星的研发能力。2018年,专业教师研制的“龙江二号” 微小型月球探测器成功实施了月球探测任务,为全球首个高校独立研发的环月飞行探测器。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共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编写专著和教材10余部。近五年,在Science、Nature Comm.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成果及论文120 余篇,指导学生获国际航天器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俄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学生竞赛奖励50 余项。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专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教学仪器和设备,建立了国内高校唯一的微小型航天器设计、研制、集成、测试与试验环境,具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部委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实践平台。专业与加拿大约克大学成立了航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聘请国际知名教授为合约教授和本专业首席国际学术带头人。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与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高校联系紧密,每年招收部分5年制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可获俄罗斯高校工学学位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和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还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士、以色列等国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着稳定的科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生可在本、硕、博期间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进行短期项目交流和课程学习及一年以上联合培养等,优秀学生可获学校及国家经费资助。
毕业去向
专业近5年平均就业率95%左右,每年一般有65%以上的学生保送和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部分学生还获得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我校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
就业单位:国内著名的航天、航空及兵器等科研生产单位
知名校友:
上世纪60年代毕业生中培养出了一批以载人运载火箭总师刘竹生院士为代表的知名校友,十多人担任总师和总指挥,多人担任航天科研单位重要领导职务。上世纪90年代后培养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已经成为航天航空科研生产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国防及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十多人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等。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02079)
专业剖析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是结合航天技术特别是载人航天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于1989年成立的,后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原则更名为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方向立足于传统飞行器的结构总体设计,机构控制,环境模拟与防护等,面向空间机器人、行星探测器、新型运载火箭等新的工程领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国防特色专业。
专业拥有一支以国内航空航天领域著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本科专业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数学、控制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能够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胜任飞行器设计与分析、环境控制与测试、飞行器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等方面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能够引领未来航空航天领域发展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专业培养特色:
(1) 紧跟航天工程技术前沿,在服务航天工程实践中培养航天领军人才:专业自成立以来参与包括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嫦娥五号、空间站机械臂、天问一号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紧密配合航天总体单位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在此过程中,依托科研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航天工程人才。
(2) 紧扣航天领域学术发展,在科研创新中造就杰出学术人才:专业在服务航天工程过程中不断凝练学术问题,积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基础技术创新中不断培养具有优良学术作风与创新突破能力的杰出学才人才。
师资情况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教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其中国家高端人才1人。
本专业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如下:
赵阳,教授,37000cm威尼斯,中国力学学会航天动力学专业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器动力学设计与仿真,空间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空间采样机构动力学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曾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庞宝君,教授,37000cm威尼斯。主要研究方向:空间环境效应及其对策,超高速撞击与航天器防护,空间碎片环境下航天器生存力评估。第八届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22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科最美科技工作者、“典赞·2023科普龙江”年度十佳科普人物等荣誉称号。兼任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强度与环境》及《航天器环境工程》编委、国际IADC(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防护组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特色课程
空间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空间环境、飞行器多体动力学基础、再入动力学。
科研实践
本专业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基础研究项目,还与航天院所合作承担研究任务。专业具有完善的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学生还可到航天相关单位实践实习,并多次在国家级及世界级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学生国际交流、留学项目
本专业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有深入交流和合作,互派学生及教室进行互访及留学。
学生学习、生活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科研实践平台,为学生参与各类科研竞赛提供细致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赴各航天院所学习交流。
毕业生去向
深造院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
就业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百度等;
校友寄语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1993届本科毕业生姜军:打好专业基础,期待美好未来!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1993届本科毕业生吴志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任设计师,2008届本科毕业生潘冬:珍惜时光,博学多识,未来必然大有可为!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某项目副主任设计师,2006届本科毕业生李文博:我辈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在具体做事时要致广大而尽精微。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3459)
专业剖析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自“十一·五”确定的国防特色专业之一,是黑龙江省内首个高校空间科技专业。与国内同名同类专业相比,突出航天特色,是在航空宇航科学、空间光学工程和天文学交叉融合基础上发展的新型综合专业方向,是未来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飞行器综合应用技术人才的摇篮。与航天和空间探测技术的人才需求保持同步,毕业生受到航天和空间科技院所的广泛欢迎。面向空间观测、空间应用技术迅猛发展的需求,采用“理工结合”与“宽口径”的培养模式。通过天文学、行星科学、观测宇宙学等理学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序列,强化空间科学理论基础;以光学遥感、自主导航、深空探测、空间环境等工程技术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序列,突出空间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
人才培养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理工结合,学科交叉,注重基础,强调应用”为培养宗旨。形成了与国内同名、同类专业“和而不同”的专业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交叉性强、背景需求明确的综合性专业。充分利用和整合哈工大航天学院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新兴专业的航天和交叉特色,形成了具有专业针对性和灵活可扩展的人才培养出口,使专业办学实践得以不断深入和拓展。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过程中,创设了具有明确背景需求的综合性专业,深入探索了“立足航天特色,理工结合、宽口径培养”的新兴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受到相关院所欢迎。为加强办学实力、水平和国家空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方面,通过培养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借助相关院系专业外援和招聘引进人才等渠道,形成稳定的专业授课教师队伍。形成了彰显学术优势的复合型教学团队,提升和巩固了天文学、行星科学、天体物理等理学类课程和导航原理、自主导航、光学遥感、深空探测应用等空间应用技术类课程的学术实力和教学水平。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均来自航天学院教学第一线,专业教师队伍的主要成员包括航天工程系、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卫星技术研究所、空间碎片高速撞击中心、空间光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教授、博导、副教授和讲师,队伍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均具有博士学位。
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方面,开设基础天文学、实测天文学、观测宇宙学等理科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强化空间科学理论基础;以深空探测、光学遥感、组合导航与自主导航、飞行器综合设计等工程技术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突出空间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形成前后贯穿、相辅相成的主干课程体系,和以天文学、空间GNC和空间遥感技术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
科研实践
依托科学研究建成空间观测和空间应用两个实验教学系统,广泛开展空间科技实验教学。其中,空间观测实验教学系统由天文望远镜、天体摄影器材、深空冷却型CCD等设备组成;空间应用实验教学系统由卫星导航原理演示仪、星光导航CCD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组成。
科研实践作为与本科教育相辅相成的必要环节,参考“立足航天特色,理工结合、宽口径培养”的专业方向办学宗旨,按如下三种模式开展:(1)构建空间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创新训练课、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2)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科研仪器开展实践活动,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易于实施的课题,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设备,支持与空间探测与应用技术相关的深入探索与学习;(3)为本科生实习提供多种选择,与国内多个研究所、天文台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构建了紧密的教学与科研协作系统。本方向学生可依照个人兴趣自由选择国内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实习,接触科研一线,优秀同学可推荐至相关院所就读研究生。
学生学习、生活
把握“形象直观生动、了解最新信息、掌握前沿技术、营造学术氛围”四个主要因素,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紧密衔接、层次递进,在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和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育人体系和学风建设成果初现,在班主任工作、学生工作、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提高了学生素质并取得了社会效益。
在专业氛围建设方面,成立了学生科技社团:北斗空间科技协会,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天文知识竞赛、学术沙龙和野外观星营活动。结合重大天文现象和航天事件开展的天文观测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良好氛围,天文观测活动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新晚报、生活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毕业去向
毕业生除推荐或考取国内外高校飞行器设计、人机环境与工程、光学工程等相关专业攻读研究生外,既可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与仿真、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及技术工作,也可到中科院空间中心、测控中心及天文台,航天系统科研生产单位、高校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天文学、深空探测应用、宇宙和空间环境、空间遥感、空间飞行器GNC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不断开拓办学渠道,探索与国内外高校、院所的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已与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天文系,北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加拿大约克大学空间科学系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与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中科院空间中心、长春光机所、南京天光所等单位建立联系,就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推免研究生等方面开展合作。毕业业生推免院所包括本校航天工程系、北京大学天文系、上海天文台、中科院空间中心以及长春光机所读研,多名同学取得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相关专业深造资格。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咨询电话:0451-86402239)
专业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性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侧重点在于光电子技术方向,光电子技术在应用前沿领域主要集中在以激光作为载体的信息传输和信息获取技术方面。本学科在激光空间通信、激光雷达、激光遥感、激光诊断与传感等领域,以及先进激光器和激光技术研究领域,培育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高影响力的多个科研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由1971年成立的激光技术专业发展而来,已故中科院院士、“全国模范教师”马祖光教授为专业创始人。专业承托的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于1981年设硕士点,1986年设博士点,1996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建有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学科是1996年“211工程”哈工大重点建设的8个学科群之一、1999年哈工大重点共建的15个重点学科之一,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二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哈工大物理电子学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黑龙江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可归纳为激光空间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激光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先进激光器技术以及非线性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等领域。专业强调光机电相结合,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近代物理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传统光学理论和现代光电子学理论为指导,以光电子器件、设备及系统相关的光电信号检测和光信号处理为应用平台,围绕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激光制导与激光雷达、光通信、强激光与非线性光学等技术领域设置激光原理、激光技术、光电子器件、光通信原理与技术等专业课程,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育,又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培养目标
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着、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沟通协作能力,基础扎实,具备光机电多层次知识结构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职业胜任力,能够引领未来光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正高职教授和研究员31人、副高职15人、37000cm威尼斯30人,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率为91%,有50%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专职教师队伍中,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各1个。
马晶:教授,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曾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卫星光通信、激光干涉计量、光学信息处理、激光全息等。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80余篇、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以及三等奖2项。
陈德应:教授,37000cm威尼斯,光电子器件专业组专家,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负责人。曾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主要从事高分辨率激光遥感测绘技术、高温燃烧激光诊断技术、激光大气传输技术、四波混频光谱技术、固体染料激光技术、强场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赵永蓬,男,1973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37000cm威尼斯,曾任航天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理事长。曾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自1995年至今一直从事软X射线激光和极紫外光源研究工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的专著《激光器动力学》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董永康,教授,37000cm威尼斯,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金砖国家光子学工作组中方负责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国际著名期刊Optics Letters编委,Photonic Sensors编委,《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委。从事光纤与激光传感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成功应用到国家重大工程中。在Nature旗下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Laser & Photonics Review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型央企委托项目20余项。
课程体系
专业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科基础课围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设置,主要学习近代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方向课围绕激光、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等技术领域设置,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受到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
在本科阶段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激光原理、激光技术、光电子器件、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光电子技术实验等。
科研实践
建有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物理光学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平台。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专业教学提供了非常好实践条件。承担和完成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高水平研究课题多项,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4.7亿元。取得了一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特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0多部。为国家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际交流
实验室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英国克莱德大学光子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院、俄罗斯列别捷夫研究所、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台湾昆山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作定期访问交流。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硕士生招生数与本科生毕业班学生数的比例基本超过1:1。有超过30%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读硕士,近三年毕业班硕士研究生升学率(含出国)超过65%。毕业生可以到与光电子相关的高新技术公司,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经营或技术管理,也可到航天等科研院所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北大、浙大、中科大、本校等。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就业单位:华为、中兴、中科院、中物院及航天院所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 (咨询电话:0451-86402784)
专业剖析
本专业源自1958年成立的“光学仪器”专业,光学仪器专业按前苏联鲍曼工学院的“光学仪器”专业模式办学,具有规格严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建有3000平方米的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主要从事航天仪器与智能化系统的研发工作,在多光谱/红外测量相机、空间全链路光学成像系统及应用、星上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独具特色,创造了我国航天领域多个“第一”。
“光电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它将成为21世纪的高科技主导产业”。本专业集“光-机-电”、“探-感-算”于一体,所涉及的技术处于当前信息技术、空间科学最活跃领域。随着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各种新概念的光电材料、探测器、光学系统、数据处理机制不断涌现,促进了新型光电技术、遥感技术、智能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航天、光学、信息、智能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应用领域、应用范围、应用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国家发展光电技术和产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不断出台,各种光电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光通信、光刻技术、光芯片、新型光电传感、智能光学探测、微纳光学等一大批光电信息领域的技术和产业相继出现,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就业需求的重要因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对我国“高质量发展”、“航天强国”等重大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毕业后能在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科研院所、海康威视、华为、百度、腾讯等知名企业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特色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依托“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的硕士(1981年)、博士(2000年)学位授予权,设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16年被评为国防特色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5,评估成绩为A-类,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是国内最早从事光学研究的单位,是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具备航天智能装备载荷自主研发能力、“立足航天、服务国防、感知一体”独具特色的空间光学工程学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七十多项,科研总经费超过三亿元。已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我国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的研制,我国第一套红外/可见光仿真设备的研制,我国第一套超轻CCD可见光遥感相机研制,我国高校第一台红外遥感相机研制。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十项。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坚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光学工程方向)有正高职人员10人,副高职人员8人,其中37000cm威尼斯11人,硕士生导师21人。教师队伍中有航天领域国家级专家6人、国家级高端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2人。
张伟教授,1962年2月生,37000cm威尼斯。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兵工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专家,黑龙江头雁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空间光学成像、光学制导与仿真、空间攻防对抗等方向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奖励。
范志刚教授,1966年4月生,37000cm威尼斯。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精密光电测试技术、气动光学理论与技术、光电系统与装备等方向的研究。《应用光学》、《光电技术应用》等期刊编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光电测试技术》(第一、二、三版)。
智喜洋教授,1982年12月生,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工信部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专家、中国宇航学会电磁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航天返回与遥感》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空间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空天探测与智能感知等方向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丛书。曾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科技攻关科技创新之星。
课程体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技术,光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及光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及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由基础课与专业课组成,体现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着重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专业基础课程有:信号与系统A、理论力学C、模拟电子技术基础B、数字电子技术基础A、现代工程制图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测试技术、红外技术与系统、光学仪器与设计A(双语)、光电图像处理(双语)、光电信号探测(双语)、傅里叶光学、目标图像检测与识别。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实际科研课题,指导教师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任。
特色课程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系列创新训练课。为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每年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前沿专题讲座。为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开发学生潜能,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有机结合,聘请中航工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知名人才与学者来校进行讲学。
科研实践
依托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八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四院,中科院长光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间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以及海康、华为等知名企业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沟通交流桥梁,共建了人才培训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在夏季、秋季学期,由国家级人才、国家级专家亲自带队,开展以“冰雪逐光,星梦启航”为主题的暑期实习。实习基地遍及遥感卫星总体、载荷、地面处理应用及航天训练员中心等航天领域优势单位,让学生在本科阶段亲临航天科研一线,通过参观国内最顶尖的实验室、航天员训练场地,并与资深专家、老航天人、科研骨干、哈工大杰出校友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与科技问答互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科研热情,提高他们将所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同时,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不断提高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课内“前沿教学+价值塑造+反思总结”与课外“校企联动+科研实践+创新实战”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模式。
国际交流
为确保学科发展大方向跟进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专业积极组织与国际名校、权威专家的交流学习活动,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同时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办学水平,打造时代所需的国际型人才。此外,依托专业学者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较方便的留学渠道,近年,选派学生出国深造的学校有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等。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学校的各类国际交流和申请留学项目。
毕业去向
目前,本方向的硕士生招生数与本科生毕业班学生数的比例接近1:1.3,有近30%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读硕士。本科毕业生可以到航天等科研院所工作,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经营或技术管理,也可到与光电信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公司工作。
60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数千名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本科学生,遍布国内外,有的已担任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境外深造院校: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杜克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就业单位:华为、大疆、百度、阿里、腾讯、海康威视、小米、中兴、网易、深信服、比亚迪、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GOOGLE、FACEBOOK、OPENAI等。
知名校友
张思民:深圳市总商会会长,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朱健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原所长,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孙胜利: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副所长,中科院院士增选提名、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高端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3451)
专业剖析
本专业源于1971成立的半导体器件专业,后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大型骨干企业培养集成电路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具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微电子技术是信息产业支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电路工程是国内外大力发展的产业。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效驱动为教学理念,培养信念执着、品德兼优的具有丰富的数理、电子技术基础与微电子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复杂集成电路、微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开发、设计、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创新人才。本学科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拥有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点,共享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MEMS微能源、微纳器件与系统、高可靠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先进SoC技术等,为我国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重点发展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热门专业,是工程领军计划示范专业,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制出智能IC卡的单位。本专业建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哈工大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之一;是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拥有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MEMS设计、测试等软/硬件环境,具有两门国家级和黑龙江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建有校内实习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创新训练中心和校外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色与优势。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效驱动为教学理念,培养信念执着、品德兼优的具有丰富的数理、电子技术基础与集成电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复杂集成电路与微电子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开发、设计、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创新人才。
师资情况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7人(博导6人),占教师总数33%;副教授7人(博导4人),占教师总数33%;讲师(师资博士后)7人,占教师总数33%。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聘请施敏(美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兼职教授3名,聘请国外合约专家1名。
学术带头人
张宇峰教授,37000cm威尼斯。担任中央某部委器件组专家、中国微米纳米学会微纳传感技术分会秘书长/理事、中国微米纳米学会特种微纳器件与系统分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传感器与微系统分会副秘书长、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传感技术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传感器信号处理ASIC技术和智能微系统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和创新特区课题等20余项科研项目,尤其在微能源技术和微传感器芯片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技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器件已用于航天等领域。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检索100余篇;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4部;获得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中多项专利已进行成果转让;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和科学技术奖3项。
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科基础课围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近代物理学、工程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方向课主要有集成电路先导理论课、微电子器件物理、微电子器件原理、微电子工艺、基于Verilog的数字系统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专业方向选修课有:微传感器技术、SoC设计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MEMS基础等。在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方面受到设计、制造、测试及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重点培养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
科研实践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拥有国际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在集成电路设计、MEMS与微系统、高可靠集成电路与先进SoC、集成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微纳米技术等领域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国际重要期刊选为热点论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作为国内最早开展IC设计的单位之一,参与研制的“熊猫”ICCAD 系统,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IC 卡芯片,制定了多项集成电路IP核行业标准,成功研制了多款SoC系统级芯片、高速高精度ADC芯片、抗辐照ASIC芯片;集成传感器接口ASIC等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其中集成加速度计、集成石英陀螺接口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传感器、MEMS与微系统、物联网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下设的实习实验中心主要承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习实验中心拥有微电子平面工艺线、封装与测量等仪器设备,专业课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还拥有MEMS CAD和IC EDA两个设计平台。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全部采用CMOS集成工艺正向设计,每年进行集成电路芯片的工程批流片、为学生的设计成果提供流片机会。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与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与合作,国际著名的Altera公司、Mentor公司、ANALOG DEVICE公司、Intellisense公司、COMSOL公司及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国内外单位都曾向我系赠送了正版设计软件及附带硬件。与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航天科技集团和电子科技集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有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哈工大-Intellisense联合实验室,哈工大-COMSOL联合实验室。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所有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在此进行了大量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个国家级赛事,并获国家级奖项多项。在教师指导下研制出多种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并得到推广应用。
国际交流
专业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法国国立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作定期访问交流。与美国、法国、瑞典、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学生国际交流,其中交流的学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瑞典皇家工学院、新加坡国立、韩国成均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硕士生招生数与本科毕业学生数的比例较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直读硕士或博士,近5年升学率(含出国)最高达84.9%、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可以到与集成电路、IT相关的高新技术公司,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经营或技术管理,也可到航天等科研院所工作。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北大、复旦、哈工大等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帝国理工、新加坡国立、韩国成均馆等
就业单位:华为、海思、腾讯、阿里、华大、中兴、全志、AMD、ADI、电子及航天研究所等。
智能视觉工程(咨询电话:0451-86414883)
专业剖析
智能视觉工程是空间遥感、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专业的核心是“空间+光学+信息+智能”,以航天领域工程应用为背景,以解决空天平台机器视觉问题为目的,以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强调空间信息获取与智能处理的高度协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电成像、光学遥感、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能力。
发展智能视觉工程专业,是实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的重要战略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机遇。开设智能视觉工程专业,旨在服务人才强国战略,着重培养新一代熟练应用人工智能领域方法、解决国家重大工程中科学问题的后备力量,满足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科技等高精尖技术及领域发展对智能视觉技术的迫切需求,体现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新内涵,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与双一流学科发展规划。
专业特色
(1)紧追光电信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科技前沿,依托现有教研基础与经验,建设具有哈工大航天特色的智能视觉工程专业;
(2)兼顾军民融合,促进交叉研究方向建设,开展新的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培养一流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人才;
(3)促进校企合作、强化校所联动,拓展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4)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注重国际化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智能视觉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聚焦科学前沿、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领域,深化“四新”建设,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扎实掌握智能视觉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智能视觉工程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
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8人(博导9人),占教师总数53.3%;副教授2人,占教师总数13.3%;讲师(师资博士后)5人,占教师总数33.3%,博士化率达到100%,年龄层次合理。教师队伍中有航天领域国家级专家3人,国家级高端人才2人,引进高端外国专家2人。研究方向覆盖光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与本专业高度相关技术领域,师资队伍一流。
智喜洋教授,1982年12月生,37000cm威尼斯,国家级高端人才。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专家、中国宇航学会电磁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航天返回与遥感》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空间光学信息获取与处理、空天探测与智能感知等方向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国家重点出版规划丛书。曾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科技攻关科技创新之星。
汪洪源教授,1975年4月生,37000cm威尼斯,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国家某部委专家,航天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光学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光学成像仿真”、“智能图像处理”、“组合导航技术”等方向的工作,承担国家纵向科研项目十几项,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项目被中组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授予“高技术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侯晴宇教授,1982年4月生,37000cm威尼斯,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某部委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通讯评审专家等。一直从事光学目标智能检测跟踪、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等研究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纵向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任设计师,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JCR 1区、II区及E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参编教材1部。
巩晋南教授,1986年月10生,37000cm威尼斯,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现任空间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光学智能信息处理、处理算法工程级优化与性能评估、基于模型的虚拟仿真等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国家级、部级项目10余项;作为主任设计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1项,是我国某领域专家论证组成员。培养指导的多名硕士研究生连续3届获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等,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多个奖项。
课程体系
智能视觉工程专业课程层次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自主发展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重基础,专业方向课程重应用,自主发展课程重拓展,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渗透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组成,体现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指导思想。
专业基础课程有:航天与自动化集群专业导论、物理光学、应用光学、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量子电子学导论等。
专业核心课程有:人工智能原理、视觉传感原理、计算机视觉、视觉仿真技术、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智能目标识别技术、智能视觉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器设计与应用等。
特色课程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系列创新训练课。为便于学生了解国际前沿,提高国际交流的水平,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每年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专业前沿讲座。为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挖掘学生潜能,将创新、创业训练有机结合,聘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科学院等知名专家与学者来校进行讲学交流。
科研实践
本专业重视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研究,科研实力雄厚,在光学测量相机、星上智能处理等方面独具特色,逐步形成“面向航天、服务产品、感知一体”的专业研究方向。近年来,专业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国自然等国家纵向课题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亿元以上。目前正同步承担9型智能信息处理国家级研制任务,能够为智能视觉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充足科研经费和先进技术保障。
本专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科学院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让学生亲临科研一线,接触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科研热情,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形成课内“前沿教学+价值塑造+反思总结”、课外“校企联动+科研实践+创新实战”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模式。
国际交流
为确保学科发展大方向跟进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专业积极组织与国际名校、权威专家的交流学习活动,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同时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办学水平,打造时代所需的国际型人才。此外,依托专业学者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内华达大学、美国东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等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为学生创造留学机会。同时,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参与学校的各类国际交流和申请留学项目。
毕业去向
根据学校现行推免政策,学生本科毕业时将有超过30%的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研究生。毕业生可以到航天等科研院所工作,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经营或技术管理,也可到与智能视觉相关的高新技术公司工作。未来具体毕业去向有:
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北大、浙大、南大、中科大、本校等。
境外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就业单位:航天院所、中科院、华为、中兴、大疆、百度、阿里、腾讯、海康威视、小米、中兴、网易、深信服、比亚迪等。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咨询电话:0451-86413018)
专业剖析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实践素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在集成电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骨干与引领未来发展作用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于2024年3月获教育部批复建设,以航天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主干学科,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于2023年10月获得教育部批复,拥有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充分发挥我校航天、电子、仪器、计算机、材料、物理等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优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极端环境集成电路、光电融合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微纳器件与微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EDA等专业方向。围绕航天等重要领域对芯片核心关键技术的需求。
专业特色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与科研平台,建有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具备完整的“本-硕-博”科研体系,具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航天特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始终瞄准航天等工程的新需求和新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集成电路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并加强集成电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解决空间极端环境集成电路、光电融合集成电路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高水平人才。
本专业强调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重视与航天、电子、仪器、计算机、材料、物理等学科的结合。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科交叉新结合点、新方法和新应用等新知识的教授与传播,使集成电路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在与众多学科交叉过程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实践素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在集成电路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可靠性以及新型器件研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骨干与引领未来发展作用的新时代杰出人才。
师资情况
本专业充分利用我校航天、电子、仪器、计算机、材料、物理等多学科优势,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科现有专职兼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教师博士学位比例100%。兼职博导包括:中国科学院刘明院士、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王勇研究员。
学术带头人董永康:教授、博导,航天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高端人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集成光子芯片和微纳光子传感,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科技部智能传感器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央企委托项目等,总经费超过1亿元。研制的高性能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仪,打破了国际垄断,专利转让形成仪器,实现批量生产,已在全国安装80余台套,主要用户包括航天科工和科技集团、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国家电网、中国中车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成果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激光行业光环奖。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以面向国家集成电路领域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集成电路科学事业,掌握坚实宽广的集成电路科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集成电路科学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和创造性地从事集成电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创新和实践工作为目的。为国家提供理论基础扎实、人文素养精良、工程意识突出、国际视野开阔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组成,体现了夯实基础与拓展视野的指导思想。学科基础课围绕数学、物理、半导体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方向课主要有微电子器件原理、微电子工艺、集成光电子学、宇航集成电路辐射效应与表征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原理等,专业方向选修课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先进光电测试技术,光子集成芯片原理与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设计等。在集成电路、集成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的基本训练及创新性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具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领域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开发新器件、新系统、新技术的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
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9研究所、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学生实践平台及培养基地,所有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开展大量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个国家级赛事。
科研经费充足,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对高新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科研方向
空间极端环境集成电路领域:
本方向聚焦我国宇航核心元器件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针对抗辐照器件与工艺特征尺寸微缩、功能集成,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器件产生的新型辐射效应,系统开展辐射效应与机理、抗辐照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抗辐照电路设计与加固技术、新型抗辐照器件技术与验证等方面的研究,创新空间极端环境电子元器件研制与评价新路径,形成了“机理-器件-电路-评测”技术体系。系统开展环境模拟、机理模型、产品耐受性加固、评价与验证、系统防护等空间极端环境新质效元器件研究,引领学科方向发展,为我国关键核心元器件的能力全面提升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本方向在原有集成电路专业中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纳器件及系统集成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极端环境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集成电路错误检测、电子系统错误修复、集成电路抗辐射设计等学科交叉科研方向。形成了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为主,兼顾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宇航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都具有鲜明的航天特色和优势。
本方向依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和“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内领先的300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具备集成电路和器件全参数测试能力,具备可靠性、辐照试验、环境试验、失效分析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和“航天特色应用”三足鼎立的科研格局。
光电融合集成电路与应用领域:
本方向面向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前沿,研究基于光电融合集成的下一代芯片技术,突破集成电路性能和功耗瓶颈。主要涵盖前沿光电器件、光电融合芯片设计、异质异构集成工艺、光电协同系统与应用等理论及方法。涉及物理、光学、电子、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异质异构光电融合集成与封装技术,光计算、光信息处理芯片与应用,光子智能感知器件与应用,特殊环境光子芯片技术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现有器件性能瓶颈,研究片上光、电、热、声多物理场的互耦机制与调控方法;面向下一代超高速、低功耗通信和智能感知需求,开展高性能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集成与封装方法及技术研究;针对单一材料体系的局限,研究基于异质异构“硅基+”集成技术的大规模光电融合集成电路设计、制备、封装及测试验证;面向空间信息装备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需求,研究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空间光束高速控制、高速数据传输及在轨信息处理智能系统及应用;面向下一代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需求,发展光神经网络、光信息处理、片上光谱分析等集成光子芯片及应用;面向多维度、跨尺度智能感知需求,开展光子智能感知器件及光电融合与协同系统应用研究等。
现已形成硅基光子学、微纳光子学、分布式光纤传感等特色科研方向。近五年,团队成员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省部级科技奖励包括: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已在Nature Photonics、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光学权威期刊发表等国际光学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10余篇,其中,关于芯片级模分复用光互联、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9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IEEE PTL年年度最佳论文奖。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与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罗森多夫研究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作定期访问交流。与美国、法国、瑞典、德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学生国际交流。
毕业去向
本专业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养成,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为航天院所、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
主要就业单位:中国科学院各院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各科研院所,中芯国际、华为、海思、圣邦、艾为等企业。
更新时间:20240620